1. 主页 > 艺术典故

西方艺术脉络(45)—物派

G、物派

“物派”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日本艺术流派,强调以物质为基础的反形式主义,作品具体以装置的形式表现事物的过程、阶段或状态。他们用天然和人造材料创作作品,但目标却只是将“事物”放在一起,尽量让其状态保持不变,从而让并置的材料进行自我言说。于是,艺术家们不再“创造”,而是“重新排列”了作为“物”的作品,并关注这些“物”与周围空间的依存关系。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是,物派以老庄哲学、禅宗思想为基础,反对主客观的分离,他们将注意力从物质对象转移到了对生活的体验上,呈现物的非物质性,批判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过剩和过度生产。

李禹焕  《关系项》  石块、玻璃、铁板.jpg

李禹焕  《关系项》  石块、玻璃、铁板

“物派”本身不是一个艺术体系,而是一群那个年代活跃在东京的艺术家的松散标识。战后的日本受欧美经济文化大规模侵入,日本艺术家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,该被动接受西方文化还是在传统艺术文化中寻求出路。因此出现一批反对照搬美国艺术的模式和观念,主张运用东方艺术独到观念和思想的日本艺术家。

2.jpg

李禹焕、关根伸夫、菅木志雄、吉田克朗、成田克彦、小清水渐七人是物派的中心人物。

特别地:

3刷子的影子.jpg

《刷子的影子》

1)、高松次郎是重要的日本现代艺术家,被称为“物派的前夜”,相当于马奈之于印象派的关系。他在1962—1963年展开了以探索行为艺术和偶发艺术为主的活动。自1964年之后开始平面绘画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《影》系列。二战之后的日本一直处于战败的阴影当中,随着这种心态的扩散,民众心理产生了对现实的怀疑,随着这种心态的扩散进而对日本的文化与文明产生了怀疑。高松次郎以《影》系列来表现这种错觉的心态,探索虚无性与实在性之间的关系。

4从表面到表面(1).jpg

《从表面到表面》

物派只在几年内的活动较为频繁(1968—1972年)

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https://www.145758.com/yishudiangu/1984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